|
PDF版: |
|
数字e报刊 | | |
|
|
□ 辉煌“十二五” 筑梦“十三五”廉江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 精耕细作结硕果 ——我市统计工作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
www.ljxw.com 林达琳 陈超 发布时间:2017-6-13 人气:1347 |

市统计局领导深入企业调研
|
|
|
策划//本报记者詹宗富 张立华 撰稿//本报记者林达琳 通讯员陈超 统计工作是一项科学、规范、依法开展的调查研究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市统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的发展理念开展统计工作,转变观念,开拓进取,积极开展各项统计调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统计报表任务,确保全市“十二五”时期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如期完成,统计工作走在湛江各县(市)前列,为廉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近年来,市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1%人口抽查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其中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得全省先进单位称号,1%人口抽查获得全国先进单位称号。在湛江市开展的科学发展观考核中我市连续七年获得第一名,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各县市区经济实绩考核中,我市连续四年获得总分第一,在2015年粤东西北县域经济振兴指数综合评价中我市位列第一名。耀眼成绩的背后,与我市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统计队伍是分不开的。 ● 加强党性修养 发扬担当精神 市统计部门时刻保持政治敏感性,加强理论武装,持续提高党性修养,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发扬担当精神,加强学习,学理论,学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行家里手。 一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转变“四风”。从2012年开始,市统计局严格按照部署,认真完成规定动作,积极创新自选动作,通过学习教育,深刻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进行整改,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四风”问题有明显好转,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建立了长效机制,全局上下形成一种讲和谐不离心,讲协调不挖苦,讲负责不指责,讲效能不搪塞,讲服务不怠慢的良好氛围。 二是践行“三严三实”教育,提高党性修养。2015年,市统计局通过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学习教育,加深对“三严三实”活动的认识,班子成员带头进行整改,强化修身做人,加强党性修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带头守纪律,讲规矩,健全制度,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发挥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谋作用。 三是躬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努力做合格党员。2016年,市统计局根据市委要求,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局班子成员自觉带头学习,领导成员带头上党课,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树立清风正气,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服务民生 服务社会 服务发展 统计数据是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我市统计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 “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开展统计工作,特别是切实做好企业、基层统计工作,加强统计精细化管理,依法统计、科学统计,做到应统尽统、不虚不漏,确保统计数据的客观权威。 一是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每月及时向市镇领导及相关部门发送《廉江市统计信息月报》,每季定期向市领导报送统计分析报告,并在全市经济分析会重点分析全市经济发展状况,向市领导提出发展建议,发挥参谋作用。二是加强统计调查研究。市统计局班子成员经常带领专业的同志深入基层调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对工业、商贸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专业完成情况进行重点跟踪,促进企业规范上报统计报表资料。三是抓好企业的上规上限工作。市统计部门始终把企业上规上限工作作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对达到规上限上标准的企业指导人员进行跟踪落实。近年来,我市上规上限工作一直走在湛江各县市区前面。截至2016年底,全市“四上”企业已达553家,比2011年增加291家,增长1.1倍,其中,规上工业261家,比2011年增加63家,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132家,增加107家,规上服务业102家,建筑房地产业58家,增加19家。 市统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准确判断发展态势,精心出谋划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深入挖掘统计数据背后蕴含的客观经济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透过数字来寻求本质、查找问题、谋划发展,用数据、指标来判断工作中的着力点,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参谋助手作用。我市在全省开展的工业园区考核,湛江市开展的科学发展观考核,发展工业“三讲三评”“三评三比”,经济发展实绩考核工作中均取得好成绩,得到省、湛江市的表彰和奖励,在2015年广东省开展的粤东西北振兴经济发展考评中,我市获得县市区总分第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 ● 精心组织全国性三大普查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和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工作量大、科技含量高的全国性普查,市统计局及早谋划,做到“早、快、实”。及早把普查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早进行动员,及早抓好业务培训;核查及督查工作快,审核、录入工作快。在整个核查过程中,严格依据二经普的单位名录库的资料作为基数,坚持实地核查的原则,搞准搞实单位数据,并将省下发的部门资料进行对比,对新增和消亡的单位进行核实,确保做到不重不漏,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 二是精心组织和完成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15年,是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年,抽中我市一千多个普查小区,市统计局认真组织,深入基层,实行分工负责制,与相关镇街挂勾,负责督促普查资料的质量把关和上报工作,出色完成了抽查任务。 三是精心组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6年是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年,农业普查是大型的全国性普查,全市需要抽调3600多个普查员进行普查,要组织多次普查员培训,要采用电子终端PDA进行现场录入上报,涉及指标内容非常多。为了做好这次普查工作,市统计局及时做好规划,落实普查经费,抽调办公人员,选配指导员、普查员,开展业务培训,做好普查宣传,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 加强统计基础建设 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 精确,用数字说话;优质,为决策服务;基础,用实干筑牢。 统计工作是监测经济社会发展的 “晴雨表”“温度计”,是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国家统计制度实行全面改革,全国“四上”企业全面实行联网直报制度。为了做好我市的联网直报工作,近年来,市统计局通过向市政府申请经费支持,通过政府采购的办法向镇街配置电脑,并通过政府下文的形式,要求直报企业配置联网直报电脑设备,确保联网直报工作顺利畅通。该局还及时组织人员对联网直报企业进行技术培训,经常检查企业原始资料的建立情况,及时指导企业做好统计台账及相关资料,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没有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就没有高质量的分析和决策。市统计局大力宣传《统计法》,狠抓统计数据质量,利用每年全省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时机,配合省、市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向各镇(街道)发放统计法律告知书,向企业宣传统计法律知识,利用每次普查的机会宣传统计法,对全市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商贸业进行质量抽查,对违反统计法的进行诫勉约谈,有效抑制了统计违法行为,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市统计局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近年来,组织多次全市性的大型统计业务培训,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省、市级以上的培训,对镇一级的统计人员则通过职称考试、上岗认证、年报普查会议等形式进行培训,使全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征程,新作为。市统计部门将切实增强做好新常态下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统计工作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统计资源优势,思宏观、谋全局,把原始的统计报表数据转换成有应用价值的成果,拿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对我市经济运行特别是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捕捉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提前对经济发展走势做出准确判断,以统计工作的实际成效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